全國化工環境保護設計技術中心站
全國化工環境保護設計技術中心站
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環境保護設計專業委員會
www.jpsoh.com
發表時間: 2020-04-01 16:12:07
作者: 吳迪
來源: 亞洲環保網
瀏覽:
MBBR,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法,運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,強化污染物去除。MBBR既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優點,又克服了傳統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點,同時兼具傳統流化床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特征,依靠曝氣或攪拌的動力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,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復合系統,使得MBBR充分利用了了整個反應器空間,并發揮了附著相和懸浮相生物兩者的優越性,揚長避短,相互補充。與以往填料不同的是,懸浮載體能與污水頻繁多次接觸因而被稱為“移動的生物膜”。
MBBR即移動床生物膜技術,其微生物本質是生物膜,水力學特征是移動床,李村河污水處理廠是采用MBBR持續升級的典型案例。
青島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在2010年之前運行水量17萬m3/d,出水執行一級B標準。2010年進行第一次提標改造,要求出水COD、BOD、氨氮要達到一級A標準。采用思普潤MBBR技術,將MBBR工藝嵌入到好氧池中,實現了以上指標的穩定一級A達標。隨著青島市的發展,污水處理量逐年上升。2015年該污水廠進行第二次提標改造,首先水量從17萬m3/d提升到25萬m3/d,其次要求所有出水指標均達到一級A標準,且出水具備達到準IV類水的能力。所以我們采用工藝布置形式,擴大了好氧區懸浮載體的投加區域,并形成了五段Bardenpho工藝,來實現提量和提標。
在整個MBBR的升級改造過程中,從設備方面考慮,我們增加了懸浮載體、曝氣系統、進水系統和出水篩網系統,形成了整個MBBR工藝中的設備部分。但MBBR絕不僅僅是設備的簡單集合,對工藝的認知不足就可能導致工藝的失敗,比如填料堆積,篩網跑漏等。李村河污水廠在原池采用MBBR進行改造,實現了從一級B到一級A到體量到達到準IV水的平滑升級。是MBBR在城市污水廠升級改造中的典型應用。
MBBR的升級改造技術路線
在污水廠升級改造的技術路線上,宏觀上需要流域統籌、廠網協同,而對于污水處理廠本身而言則主要是能源資源的配置,核心則是各指標,如氨氮、TN、TP、SS去除方式的具體選擇。根據多年的升級改造經驗,大體形成了三條技術路線:
第一個技術路線是氮素分置。該技術路線的特點是對于生化池的改動小,生化池主要去除氨氮,但需要新增反硝化濾池或MBBR后置反硝化池、混凝等工藝用以去除TN、TP和SS。例如2008年無錫蘆村的案例就是采用這樣的技術路線,在好氧池投加懸浮載體,強化處理效果,并且增大了缺氧區,為反硝化脫氮創造條件。同時蘆村改造的時候,也是新建了深度處理系統,保證了各指標能夠穩定達到一級A的標準。
MBBR之所以能夠強化硝化反硝化過程,主要是因為從微生物的層面上,在懸浮載體、活性污泥這樣的復合系統中,除了亞硝化單胞菌這些污水處理常見的AOB以外,還有硝化螺旋菌作為優勢菌種存在。當硝化螺旋菌作為優勢菌種存在時,出水氨氮一般都非常穩定,在2mg/L甚至是1mg/L以下,可以作為出水水質較好和穩定的指示性微生物。進一步,我們發現隨著填料的成熟,硝化細菌逐步向填料上富集,這是微生物長期進化及選擇的結果。所以,以硝化菌群為代表的比生長速率低的長泥齡菌群更易在填料上富集。此外,許多高效反硝化菌群雖然是異養菌,生長速率很低,但它的反硝化速率卻很高,在填料上也會有大量的檢出。并且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,填料上的硝化菌群的占比會逐步增加。通過對十幾個污水處理廠的填料進行測定,硝化細菌占比一般在8-10%,最好的為25%的,差異主要是與各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水平有關。